1.北京有哪些公园?

2.在载人航天事业上,中国取得了那些成功?(要全面)比如:( )年( )月( )日( 谁)驾驶 (什么船 )

3.2022乡镇兽医站年度工作总结1000字

4.廊坊军校有哪些学校

5.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6.求厦门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组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性能设计方法,2007.1-2009.12,项目负责人;建设部专题项目:基于随机地震反应的隔震结构性能设计方法研究,2008.1-2009.12,主要参加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跨桥梁阻尼消能减振技术研究,2003.9-2006.8,主要参加人;江苏省建设厅科技项目:内部连接消能减震高层筒体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2006.10-2008.10,项目负责人;江苏省社会发展基金:隔震技术在文物古迹建筑修复、加固中的应用研究,2002.10-2005.10,项目负责人;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粘滞阻尼墙及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2001.9-2003.12,主要参加人。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参加的“中高层大开间钢筋砼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项目,于2002年12月通过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鉴定,“项目研究成果总体居国内领先水平”。参加的“城市防灾减灾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研究”项目,于2003年6月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建筑物震害预测的模糊判别等数学模型的构造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的“新型隔震结构体系的研究及应用”项目,于2004年12月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200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的“地铁对临近建筑的振动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研究”项目,于2008年12月通过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地铁临近建筑水平与竖向隔振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加的“中高层异形柱—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项目,于2008年12月通过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参加的“高层建筑隔震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及装置产业化开发”项目,于2008年12月通过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直径隔震支座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参加的“高层建筑带箱式转换层结构的研究与应用”项目,于2008年12月通过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参加的重要工程咨询项目: 杭州湾大桥工程动力分析与减震技术研究,2003年; 苏通大桥结构抗震与减震设计复核,2004年; 青岛海湾大桥抗震性能分析,2005年; 浙江湖州南太湖大桥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研究,2004年; 宿迁市文体综合馆结构隔震设计,2001年; 宿迁市人防指挥大楼结构隔震设计,2005年; 宿迁市教育大厦结构消能减震设计,2003年

北京有哪些公园?

方案的标题可分为全称式和简明式两种,而又以全称式居多。凡由单位、事由、文种三要素构成的为全称式;由事由、文种二要素构成的为简明式。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防灾减灾工作 方案大全 ,希望大家喜欢!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大全1

为打造社区减灾平台,构建各谐美好社区。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周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我社区通过展板、宣传栏等形式面向居民进行防灾减灾 科普知识 宣传。

面向不同人群开展宣传活动。针对老人和少年 儿童 开展火灾自救知识宣传。针对居民开展关于地震等灾难的相关知识宣传。

通过宣传,使居民不断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动员广大居民相信科学,不听信谣传,当好联络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形成全社区广泛参与的群防体系。

二、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为引起社区全体居民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增强居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结合本地区防灾减灾工作实际和我社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消防应急疏散 实施方案 ,细致安排部署活动的实施步骤和操作办法;定演练背景,根据活动总体要求,明确指导思想、社区及辖区单位在活动中的具体职责。

我社区高度重视此次演练活动,预设一幢楼内发生险情,演练开始:报警器响起、社区居民安全有序进行紧急疏散转移。演练总体情况良好,群众顺利转移、疏散,但是也体现出一些具体问题,如有些居民忘记在疏散过程中用毛巾捂住口鼻。

三、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防灾减灾工作是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必须在集中开展宣传 教育 活动的基础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 方法 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我社区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对居民的防火知识宣传,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全体居民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另外我社区通过加强责任制建设,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建设,为防灾减灾工作打好基础。

一、存在问题

此次综合减灾创建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通过宣传接触,我们发现有些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都有待大幅度提升。

2、防灾减灾活动欠缺,训练时间不足,对居民的教育效果不够明显。

二、改进 措施

1、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针对特别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老人、儿童及青年群体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其防灾减灾能力。

2、增强防灾减灾活动数量。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等活动,增加防灾减灾技能培训的次数,使居民得到切实有效的教育和训练,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大全2

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不断,在痛定思痛之后怎样在大灾大难之际提高群众的自我救护意识和技能,成为当务之急。尤其在灾难中,普通老百姓的自我救护意识和能力比较弱,造成的伤亡比较高,所以怎样有效提高辖区居民防灾救护知识,帮助居民克服灾难来临之际的心理恐慌,提高生存率,成为我们面对和思索的问题。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减灾进社区”的指示精神,加快防灾减灾进社区步伐,坚持为民分忧、为民谋利的原则,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了一定工作,现将工作情况 总结 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曙光防灾减灾中心座落在青洋花苑北侧的曙光综合服务中心内,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社区高度重视防灾建造工作,成立了以吴宁同志为组长的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并设立信息员,转移疏散引导员,应急抢险队员,医疗救助人员,疏散志愿者,为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和完善社区应急救助预案,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措施,进一步规范灾害应急行为,提高灾时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好灾民的吃、穿、住、医及灾后重建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

二、宣传工作到位,群众知晓率提高

为提高居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区制定减灾教育 工作 ,开展了形势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公益 广告 牌、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氛围。把5月12日“防灾减灾日”作为“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日”,在社区开展减灾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答题,增强社区居民的减灾意识,强化宣传力度。

三、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提高灾害应对力

为增强社区居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居民应急避险能力,广泛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进一步推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我社区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一)、潞城小学学生参观曙光村委防灾减灾中心

3月20日下午,潞城小学的200名小学生来到曙光村委防灾减灾中心进行参观。首先讲解员给同学们介绍了曙光村委防灾减灾中心,并对避难场所和避难物资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墙上的展板使同学们对避难措施有了更深的了解,如:如何应对火灾、当地震来临应该怎么办、如何应对雷电的袭击等。随后,给同学们观看了宣传影片,观看的同时大家都很认真地做笔记。最后,同学们玩了消防小游戏。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和安全自救能力。

(二)防灾减灾系万家,和谐社区靠大家

5月12日上午,曙光社区举办了防灾减灾有奖知识问答活动,有五十多名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由潞城小学的志愿者向社区居民介绍曙光社区防灾减灾中心的情况,接着观看了一段防灾减灾宣传,目的在于强化居民防灾减灾能力,观看过程中大家都非常认真,不时有声音传出:“原来安全用电要这样”等等。随后活动进入了高潮,在知识问答环节,大家都积极参与,经过激烈的抢答,大家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胜利果实。最后,为了了解大家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情况,还给大家做了问卷调查。此次活动反响热烈,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总之,社区的减灾防灾活动,以“防灾减灾系万家,和谐社区靠大家”为工作,以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有效地改进了防灾减灾管理机制,并使社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维护社区安全稳定,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社区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做好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大全3

按照减灾委员会的要求统一制作了“5·12”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展板,现场发放了相关防灾减灾避险逃生知识手册和宣传资料。并设现场咨询台解答了市民提出的疑问。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固树立“防优于抗”、“减先于救”的思想,要全面提高减灾防灾知识,切实增强自身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次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出 黑板报 1块宣传图板6快,通过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遍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心 手相 牵,团结一致,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让我们远离灾害,共建和_谐!

一年来,西虹社区在雅山片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辖区各单位、各居民住宅小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西虹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富有成效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王祝勇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社区开展各种防灾减灾的领导、指导工作;二是建立社区自然灾害处理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牵头,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调处理各种灾害发生;三是组织社区救援志愿者队伍30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有、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为确保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着手制定了各种制度,明确职责。

1、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职责;

2、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演练预案;

3、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

在社区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海报,社区充分发挥教育场所作用开展讲座、知识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活动,使综合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大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四)加强应急演练,做好防灾减灾基础保障

今年来,我社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预案,举办消防安全讲座一次,实地演练一次,有50余人参加。防汛部门组织应急救援队多次在八尺江水面开展救援演练。

(五)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取得成效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团结奋战,紧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二、立足长远,进一步提升我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一)立足长远,加快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长与短,紧与松、急与缓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断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实际举措。

(二)加强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灾减灾工作好的 经验 和做法,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使防灾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主的各项 规章制度 ,使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四)加快防灾减灾应急体系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五)加大防灾减灾经费的投入,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大全4

切实做好今年5.12“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宣教工作,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上级统一安排,结合我镇实际,决定于20__年5月1日至5月30日在全镇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月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履行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紧紧围绕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这个主题,积极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 渠道 ,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实效,深入宣传各种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和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进一步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总体部署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0日—4月30日

各街村、单位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及早部署,广泛动员,取有效措施,以宣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为重点,辅以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通过取集中宣传、自主宣传、媒体宣传等方式,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 标语 、在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等形式,在全镇上下营造起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集中宣传活动阶段:5月1日—5月30日

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在广场、社区、集市等群众较为集中场所,通过设置防灾减灾知识图板,发放各种突发应急救助宣传资料,播放有关防灾害录像、科普宣传片,接受咨询,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法规和科普知识,使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并积极开展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防灾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总结评比阶段:5月31日—6月2日

各单位要对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整改工作中的不足。

三、主要活动安排

(一)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5月1日至5月30日期间,镇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各街村在宣传活动期间,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标语1—2幅,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二)开展中小学校防灾减灾演练及专题教育活动。在宣传月活动期间,在全镇中小学校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增强中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开展全镇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宣传月活动期间,镇企业办等有关部门要对危险行业、食品卫生、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单位、部位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重点是学校、医院、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公共场所,发现隐患并组织整改,及时制定防范处置预案,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四、有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全镇防灾减灾宣传月工作落到实处,镇成立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镇长任组长,镇综治办主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负责宣传月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认真抓好落实。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按照全镇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制定细化方案,取切实措施,抓好落实,务求实效,组织落实好本单位的各项宣传活动。

(三)加强沟通配合。各单位要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形成的整体合力,在全社会形成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督促检查。在宣传月活动期间,镇综治办将对各街村、各部门实施宣传月活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将有关情况进行通报,以确保防灾减灾月宣传教育活动取得成效。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大全5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__个“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20__年5月6日至20__年5月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认真做好第_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潜力,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状况,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主题,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 文化 ,弘扬在应对汶川、芦山地震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为重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师生应对各类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潜力。

二、活动主题

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

三、活动时间

20__年5月6日至13日(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四、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资料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 安全教育 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学校议事日程上,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资料。

2、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

(2)利用校园网络电视、广播、黑板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认真开展一次关于防灾减灾的 国旗下讲话 ;

(2)各班围绕“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

(3)利用校园广播开展课间活动安全、自然灾害的种类、洪灾、泥石流、火灾、地震等方面的安全宣讲。

4、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5月11日,由学校行政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食堂、教学楼(楼道、教室、功能室等)、校园环境、学校师生思想工作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使每位同学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

2、强化职责,严密组织,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大全相关 文章 :

★ 202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精选)

★ 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方案2022年

★ 防灾减灾宣传周工作方案

★ 幼儿园防灾减灾活动方案5篇

★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2022最新版本

★ 2022年512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

★ 防灾减灾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防灾减灾活动内容策划

★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在载人航天事业上,中国取得了那些成功?(要全面)比如:( )年( )月( )日( 谁)驾驶 (什么船 )

北京公园有:中山公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陶然亭公园、团结湖公园、红领巾公园、北京朝来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

1、北京朝阳公园是一处以园林绿化为主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文化休憩、公园。朝阳公园建成的景点有中央首长植树林、将军林、世界语林、国际友谊林;

层林浩渺、水上游览区、南门景区、勇敢者天地游乐园、欧陆风韵、绿茵欢歌、生命之源、艺术广场、滨水之洲、生态水溪等20余个景区、景点。

2、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东邻景山,南濒,北连什刹海,属于中国古代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全园占地69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和北岸景区组成。琼华岛上树木苍郁,亭台楼阁幽静,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

3、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公园中心的景山为堆土而成,曾是全城的制高点。

公园中有银杏园、海棠园、牡丹园、桃园、苹果园、葡萄园、柿子林。全园坐北朝南,红墙黄瓦围墙,占地23万平方米。山高43米,周长1015米。园内花卉草坪占地1100 平方米。

4、陶然亭公园内有胜春山房景区、华夏名亭景区、陶然佳境景区、陶然佳境景区、潭影流金景区等各具特色的景区。其中著名的陶然亭位于湖中央岛的陶然佳境景区,陶然亭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

西北有龙树寺,寺内有蒹葭簃、天倪阁、看山楼、抱冰堂等建筑,堪与陶然亭相匹。东南有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刺梅园、祖园;西南有风氏园;正北有窑台;东北有香冢、鹦鹉冢,以及近代的醉郭墓、赛金花墓等。

5、团结湖公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距北京市中心约8公里,地处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是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城市公园。1958年发动群众改造完成,故名为“团结湖”,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于1986年9月26日竣工暨正式对游人开放。团结湖一圈1200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北京朝阳公园

百度百科-北海公园

百度百科-景山公园

百度百科-陶然亭公园

百度百科-团结湖公园

2022乡镇兽医站年度工作总结1000字

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一家公司,详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中国发展航太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发展航太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目录

基本介绍

空间技术人造地球卫星

运载火箭

航天器发射场

航天测控

载人航天

空间应用卫星遥感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定位

空间科学

简史

意义基本介绍

空间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

运载火箭

航天器发射场

航天测控

载人航天

空间应用 卫星遥感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定位

空间科学

简史

意义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航天发射架

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航天信息中心 编 辑:《中国航天》编辑部 中国刊号:CN11-3630/V 介绍中国航天科技的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和中国航天发展的广阔前景。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怎样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才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编辑本段空间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于1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中国航天

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载火箭

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航天器发射场

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 中国航天

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航天测控

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载人航天

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编辑本段空间应用

中国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 中国航天

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约占71%,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卫星遥感

中国从 中国航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机构,以及院有关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这些专业机构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预报、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特别是卫星气象地面应用系统的业务化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有了明显的减少。

卫星通信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通信卫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广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在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方面,全国建有数 中国航天

十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联结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2.7万多条。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7万多条,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甚小口径终端(VSAT)通信业务近几年发展较快,已有国内甚小口径终端通信业务经营单 中国航天

位30个,服务小站用户15000个,其中双向小站用户超过6300个;同时建立了金融、气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电力、卫生和新闻等几十个部门的80多个专用通信网,甚小口径终端上万个。在广播业务方面,中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广播系统和覆盖全国的教育系统。中国从1985年开始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已形成了占用33个通信卫星转发器的卫星传输覆盖网,负责传送中央、地方电视节目和教育电视节目共计47套,以及中央32路对内、对外广播节目和近40套地方广播节目。卫星教育电视广播开播十多年来,有3000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教育与培训。近年来,中国建成了卫星直播试验平台,通过数字压缩方式将中央和地方的节目传送到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不到的广大农村地区,使中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现有广播接收站约18.9万座。在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上,还建立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

卫星导航定位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外导航卫星,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并在大地测量、船舶导航、飞机导航、地震监测、地质防灾监测、森林防火灭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在1992年加入了国际低轨道搜索和营救卫星组织(COSPAS-SARSAT),以后还建立了中国任务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飞机和车辆遇险报警服务能力。

编辑本段空间科学

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探空火箭、探空气球开展 中国航天

了高层大气探测。在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开展了一系列空间探测和研究,获得 中国航天

了很多宝贵的环境探测资料。近年来,开展了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及相应的国际合作。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利用返回型遥感卫星进行了多种空间科学实验,在晶体和蛋白质生长、细胞培养、作物育种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国空间科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创新成果,在空间物理学、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实验室,建立了空间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具有支持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近年来,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对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带电粒子及其效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测,并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体物理两层流体空间实验,实现了空间实验的遥操作。

编辑本段简史

中国于1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见“东方红”1号),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截至 年底,共发射了16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展进程 1956年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制定中国12年科学发展规划,把喷气推进和火箭技术列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在院副总理聂荣臻的领导下,于1956年 10月8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根据1957年中苏两国签订的新技术 中国航天

协定,1960年前,苏联曾对中国建立火箭导弹研究、试验机构和仿制苏制导弹提供援助。之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开始独立研制各类导弹和火箭。 1958年8月,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根据同年5月的提议把发射人造卫星列入科学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 581组”和上海机电设计院,以开展空间物理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此后,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开展了航天技术的规划工作和学术活动,着手建设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室,研究人造卫星跟踪测量技术。 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统一管理火箭导弹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基本建设。1965年8月,中央批准《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 中国航天

作的规划方案建议》,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分别负责卫星本体、运载火箭和地面观测、跟踪、遥控系统的研制 中国航天

工作。同年12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卫星设计院,开始进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案设计和各系统的研制。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卫星研究、设计、试制、试验机构统一组织起来,加速了各类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10年5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领导。1982年5月,第七机械工业部改名为航天工业部。与此同时,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中心和观测台、站陆续建成和完善,形成了完整的航天工程体系。 10年中国研制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和发射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开始发射小型科学卫星。15年研制成功两种大推力运载火箭,并开始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又称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1981年 9月20日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年4月,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的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 中国先后发射三种探空火箭:①单级液体火箭,有效载荷重10公斤,飞行高度70公里;②两级探空火箭,第一级是固体火箭,第二级是液体 中国航天

火箭,直径460毫米,有效载荷重60~150公斤,飞行高度60~200公里;③两级固体火箭,总重量330公斤,有效载荷重30公斤,飞行高度70公里(见“和平”号探空火箭、T-7探空火箭)。 中国充分利用弹道导弹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基础,成功地研制与使用了4种运载火箭:①“长征”1号火箭,第一、二级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第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将约300公斤的人造卫星送入近 中国航天

地轨道;②“风暴”1 号两级液体火箭,可将约1200公斤的人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③“长征”2号两级液体火箭,可将约2000公斤的人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④“长征”3 号液体火箭,用于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或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见“长征”号运载火箭)。 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成功研制、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有三种类型:科学和技术试验卫星、返回型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先后共发射16颗。 发射设备和地面测控设备 中国航天器发射场具有发射不同类型卫星的发射设施,并设有光测、遥测、雷达等跟踪测量设备。卫星地面观测网的控制中心和若干地面台、站,配备有中国研制的计算机以及遥测、遥控、跟踪、数据传输和通信设备,远洋跟踪测量船配备有对地球静止卫星入轨段测轨、测速等设备。 成果和应用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为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先 中国航天

进的技术手段,在宇宙线、地磁场、电离层、大气密度、太阳X射线、 粒子辐射、红外辐射等探测方面获得了宝贵的数据。中国发射的卫星为土地普查、地质水文调查、矿藏勘察、地震预报、林业监测、铁路和港口建设、环境监测、大地和海洋带测绘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年 4月发射并进入地球静止卫星轨道的试验通信卫星,已用于通信、广播、电视传输,对改善中国边远地区的通信状况发挥了作用。中国的卫星通信地球站先后同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合作,利用“交响乐”号卫星、“天狼星”号卫星进行了通信试验。中国研制的卫星云图接收设备接收了美国和日本气象卫星发播的气象云图,对改善气象预报和开展大气科学研究提供了资料。此外,某些单项航天技术已逐步推广应用于其他工业部门。近期内,中国航天技术将以发展应用卫星为主,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和商品化阶段。

编辑本段意义

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意义 (2003-10-15) 自从前苏联在1957年将人类带入航天时代,随后的四十年间,人们目睹了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先实现人类的太空梦,美国的阿波罗工程六次拜访月宫的壮举,人类一次次地实现着几千年来的飞天之梦。载人航天技术使得我们的活动空间从陆地、海洋拓展到了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我们终于可以亲自看到孕育人类的地球是怎样一个美丽的蓝色宝石。一项项的成就和辉煌曾经让我们拥有太多的振奋和憧憬,而一次次的失败和牺牲又让我们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和伤悲。高昂的代价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载人航天事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冒险性,但是对于太空的向往和执着使我们从未停止过迈向宇宙的步伐,而这皆因为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同样愿意为人类这一共同的主题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集中来说,在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1.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它也影响这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同时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从而可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科技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以及测试技术等诸多方面。它也能体现这个国家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要想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而有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美国赫赫有名的"阿波罗"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2年结束,共花费240亿美元,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能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中国科技力量的跨越式发展。 2.发展载人航天是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各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战略上都将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发展,而载人航天技术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一个国家如果能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不仅仅是国力的体现,而且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前民众的自豪感,提高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特别是现在的“神州飞船”一旦获得成功,将如同60年代的“两弹一星”工程一样,引起全世界的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毫无疑问,在地球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而载人航天技术显然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的巨大宝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太空工厂”可以几乎像是在变魔术一般,在微重力、真空和无对流的条件下,制造出地球上难以形成的合金材料和其它的相关产品,可以想象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那么这次由太空技术引发的“新工业革命”最终将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现有模式,“Made In Space”的字样将充满整个市场的各个角落。中国要想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开发太空的基础——载人航天技术。 除了以上几点,载人航天事业的从分发展将标志着人类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以往只有在科幻**中才能见到的镜头,将一步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类转移到其他星球上居住和生活将不再是幻想,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来解决现在生活空间越来越拥挤的现状,特别对于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又将面临着更多新的考验和抉择。 专家指出:载人航天能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 据国际在线报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员庞之浩先生在接受访时表示,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行一旦获得成功,将意味着中国的航天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能够大大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 “如果说航天技术是科学殿堂里的,那么,载人航天就是这顶上最大和最明亮的宝石。”庞之浩认为,航天技术的水平和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综合实力的反映。载人航天又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发展载人航天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据介绍,经过40多年独立自主的研究和发展,中国的航天科技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但是,报道指出,由于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中国的许多航天高科技产品还无法和美国、俄罗斯这两个航天强国相比。特别是,相对于卫星技术和火箭技术,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还比较落后。庞之浩指出,载人航天技术对中国现代科技多个领域提出了新的需求,将大大推动通讯、遥感、运载火箭、计算机方面的发展,从而增强中国在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加快新型生物材料的加工和制造,促进治疗癌症和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研究。 而从长远来看,地球面临着问题和人口问题,建立空间站以开发太空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报道说,按照中国的航天发展,中国已将建立空间站和进行月球探测做为今后几年航天事业发展的目标。

廊坊军校有哪些学校

 相关专题:“乡镇兽医站年度工作总结”。

 就像时间在东方流动,我们准备要和本年度说再见了,又将和岗位年度工作总结打交道了!总结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估。您知道作好岗位的年度总结有哪些技巧吗?考虑到你的需求,的我特意整理了“乡镇兽医站年度工作总结”,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乡镇兽医站年度工作总结 篇1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各乡(镇)人民及兽医站充分认识牲畜口蹄疫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各乡(镇)人民及时召开防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宣传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及目前的疫情形势,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针,强化领导,加大了工作力度,真抓实干,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

  二、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

 我县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主导产业。动物疫病的有效控制,关系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影响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和牧民增收,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动物防疫工作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各级对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特别重视。并且明确了各级人民应对本地区动物疫病防制工作负总责,各级人民的主要负责人应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级人民要加强对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防疫工作责任制,把动物防疫纳入各级的重要议事日程。县与各乡(镇)、县畜牧局与县兽医站、县兽医站与各乡(镇)兽医站从“双轨”线上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了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社、社包户的防疫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了工作任务,建立和完善了责任追究制,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今年的春秋两季防疫工作中我站及时召开防疫安排会议,安排部署了动物防疫工作,各乡(镇)领导亲自抓,严格按照“五个强制、两个强化”(强制免疫、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扑杀、强制检疫,强化疫情报告、强化防疫监督)的要求,取有力措施加强基础免疫工作,坚持做到“五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保证免疫质量。

 大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县兽医站发放防疫宣传材料125余份。乡(镇)与联点干部之间,乡兽医站与村防疫主任或民间兽医之间,层层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防疫任务,将责任分解到人,要求牲畜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应注数的100%,其它各类疫苗接种密度必须达到95%以上。各村承包人员深入到生产第一线,组织劳力,开展免疫接种工作,严格按照动物防疫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防疫卡制度,每户防疫完后,认真填写防疫卡,写明防疫动物数量、疫苗种类、动物类别、防疫责任人等。县兽医站与主管局组成工作组,不定期赴各乡(镇)巡回检查,督促防疫工作,并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使防疫工作真正做到防前有、有组织、有安排,防中有检查、有督促,防后有总结,不忽视或遗漏每一个环节,确保防疫工作顺利进行。

  三、取多种措施,保证免疫密度和质量

 1、疫苗发放

 防疫药品由县兽医站统一组织供应。县站调到药品后,及时调运至各乡(镇)兽医站。各村联点帮扶单位,利用下乡宣传之极,尽其所能,解决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顺车送防疫药品,使防疫药品及时发放到位,保证了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乡使用疫苗情况。(见附表二)

 2、免疫接种情况

 为确保免疫接种的密度和质量,县站选派得力干部赴各乡指导防疫工作(见附表一)。各乡(镇)兽医站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检查、督促、指导防疫工作。乡(镇)防疫工作领导小组随机抽查,保证了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县春秋两季共接种牛羊五号苗2121985头只,密度达100%,其中牛699231头,密度达100%,羊1422754只,密度达100%。接种牛出败苗262964头,完成任务量的100%。接种猪五号苗27头。接种炭疽苗272291头,密度达94.7%;接种羊三联苗20xx83只,完成任务量的100%;接种羊痘苗467664只,完成任务量的100%。祥见附表三。

乡镇兽医站年度工作总结 篇2

 20××年,在区委、区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区林业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围绕“转型升级年”工作主题,狠抓措施落实,各项林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年各级财政投入林业项目资金2747.5万元,预计林业总产值达到17385万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中预计获得收入2120元。我局被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人力和社会保障厅表彰为“四川省林业产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森林持续增长

 在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带动下,我局抢抓有利时机,重点加大植树造林、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力度,扎实抓好森林培育工作。20××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5000亩,其中成片造林8000亩(含核桃),森林抚育5000亩,低产林改造(丰产措施)20xx亩;完成义务植树11万株,四旁植树20万株;新增森林蓄积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预计达56.3%,森林不断增加。

  (二)特色林业发展壮大

 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引导、支持各林下种植、养殖合作社/公司及林农发展林下天麻、野猪、野鸡、核桃等特色林业产业。完成林下天麻种植20000平方米,预计年产原生态鲜天麻约10万斤;完成核桃种植7000亩,实施核桃高接换种800亩;完成存栏野猪20xx头,野鸡20000只。

  (三)加强森林管护

 一是完善森林常年管护工作。确定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有效管护509950亩生态公益林和5.3万亩退耕还林成果。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工程资金专户专储、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封闭运行。20××年完成5.3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兑现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资金1372.8万元;管护509950亩国有和集体生态公益林,兑现20××年集体与个人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444.24万元、国有林管护费106万元,拨付国有林管护职工五险补助49.3万元。二是防灾减灾,保护林农生产。加大防火宣传,坚守“森林防火”底线,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各项制度,今年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森林防火形势稳定,实现连续37年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的佳绩。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控措施,有害生物防治做到早安排、早预防、早治理,及时购买设备,全力防治,确保了全区森林没有成灾受损。三是依法行政,规范林区秩序。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开展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守林地红线,认真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管理台帐。1-11月,查处并办结林业行政案件5起;办理行政许可项目171件,其中林木伐许可22件,伐蓄积896.4立方米(商品林伐896.4m3,林农自用和生活烧柴3000吨),伐面积122.15公顷,各项指标均在限额控制范围之内;办理林地征占用9起(永久5起,临时3起,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1起),面积113.53012公顷。四是加强对木竹材经营加工企业管理和服务。定期和不定期对各企业日常生产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了各企业木竹材原料购销台账和核实加工厂场地内木材来源等,进一步规范了各木竹材经营企业经营行为。

  (四)加强保护区和公园建设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二是加强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开展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野外日常巡护,完成湿地鸟类监测工作,支持保护区周边社区林丰村成功举办了首届彝族文化节;开展枕头坝蓄水前的野生动物搜救工作,完成了前期设计和搜救总结报告。三是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林区公路修复17km。

  (五)深化完善林权改革

 在继续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的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川委厅[20xx]4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积极开展林权流转和管理,妥善调处林权纠纷。1-11月,办理林权流转和林权登记12件,面积6605.2亩;办理林权抵押1宗,金额522万元;森林保险承保面积54.9万亩,保险金额29294.58万元;开展林改档案清理,完善林改档案立卷归档429卷,实现材料、台账、汇总表三个数据一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8起123余人次,其中已成功处理林权纠纷12起,调处成功率达95%,群众满意率100%以上。

  (六)积极争取林业项目

 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项目,推进林业工作开展。一是继续开展20xx年新增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专项建设工作。二是年内争取到位项目资金588万元,其中20××年现代林业产业建设200万元,项目已实施;20××年新增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专项建设项目资金300万元已编制实施方案上报; 20××年造林补贴项目88万元将于今冬明春实施。

  (七)开展美丽新村建设

 今年来,我局重点加大了对蒲梯村、曙光村等美丽新村的支持力度,整合林业项目资金3万元用于彝家新寨庭园绿化工作,完成彝家新寨建设农户环境绿化350户,积极申报顺河村为省级绿化示范村并通过市级审查。

  (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突出林业特点,主抓产业扶贫、技术服务、政策扶持、结对帮扶四方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一是编制《区蒲梯村精准扶贫林业产业建设20××-20xx实施方案》、《区5个贫困村精准扶贫林业产业建设20××-20xx年规划》,借助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建设等项目,以发展特色经果林、林下种植业为突破口,助推产业扶贫。二是在关键农时、关键环节,邀请市县两级林业专家及来自巴中、峨边、西昌等地的经济果木专家集中组织开展林果指导培训和技术服务,培养林业产业技术明白人和带头人。先后举办核桃等丰产栽培技术专题培训13次,培训乡镇干部、农户600余人次。三是坚持把落实民生林业纳入助农增收的重要内容,贯彻实施好林业惠农政策。先后实施了造林补贴、巩固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和现代林业产业项目,20××年实施造林8000余亩、经济林改造800余亩、林下种植1000余亩。四是制作亲情联系卡,机关干部与帮扶村26户结成对子,经常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家庭状况,做好爱心帮扶和困难救助。购置肥料配发12户脱贫户。

乡镇兽医站年度工作总结 篇3

 一年来,在党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了部门的职能作用,扎扎实实地开展科技推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精心打造畜牧业发展,认真履行职责,狠抓畜牧业产业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牧及养殖场(户)养殖技术素质教育、依法行政和机关效能与行风政风建设等工作。

  一、防疫方面: 根据省、市、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精神,按照“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原则,按防疫辖区与包片人员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检疫责任书,强化各自的责任。对全镇81个行政村及规模养殖场存栏畜禽进行拉网式普查消毒和免疫注射工作,在防疫期间实行集中防疫和“随时补防”,并对全镇所有饲养户,经营户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保持在100%,有力的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二、检疫方面:全面开展了产地检疫工作。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我站把产地检疫作为动物检疫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优质服务、严格执法。抓好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督。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督是检疫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屠宰场点、肉类市场和活畜禽交易场所,由检疫人员负责检疫及监督,做到检疫设施和制度落实,实行见证屠宰、随宰随检、有宰必检,坚决杜绝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走上百姓餐桌。

  三、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积极配合镇委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力推广气囊沼气,到养猪场,养猪大户积极宣传气囊沼气的好处;并到场到户现场技术指导,使养殖户接受并认识到气囊沼气的作用,既环保又可以变废为宝又节省了能源;是我镇的气囊沼气建设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今后,我站将进一步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同时加大依法检疫力度,切实抓好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加强动物饲养场、屠宰场监管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在抓好执法服务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党委的中心工作;立足建设畜牧强镇,在巩固目前养殖成果的基础上,突出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科技化,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拉长畜牧产业链条,促进畜牧养殖业向高层次发展。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院校专业:

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一辈辈用生命叠加成教育灯塔,延伸着龙凤之城的文化高度;,薪火相继,砥砺而行。一代代用血脉传承着文化衣钵,接力着慷慨燕赵的精神风骨;,与时俱进,踏歌而行。一次次用灵魂演绎着人文著作,推动着社会进步的文化引擎 ……,奋进师院 不负韶华,——蓬勃发展的廊坊师范学院,当人类文明的曙光从东方升起,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燕赵大地,京津之间,河北 ·廊坊熠熠发光。而廊坊师范学院,就是京津明珠之巅那座生生不息的文化灯塔。,廊坊师范学院其前身是始建于 1946年的安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56年改建为河北廊坊师范学校。1964年更名为廊坊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廊坊师范学院,成为省属本科院校。2005年,经河北省人民批准与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廊坊师范学院。,绵绵师范文脉,七秩教师摇篮。廊坊师范学院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一路走来,高歌猛进;一路走来,海阔天空 !,秉承 “为人,为学,为师”的师范文化传统,弘扬“厚德博学 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凸显“师范文脉、教师摇篮”的鲜明办学特色。今天的廊坊师范学院,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正朝着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与梦想,阔步前行!,学校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品质提升,激发办学活力,扎实推进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的建设进程,实现了自身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新跨越,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2008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3年被确定为双学士培养单位。,2016年被确立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始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列入一本招生。,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 2000亩。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近20000人、教职员工近2000人。建有专业50多个,形成以师范类为主体,以经管类和工程类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科专业布局,建有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拥有院特殊津贴专家、世界冠军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建有20多个研究机构,主办5种学术期刊,学校教师承担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形成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和国家授权专利。学校与10多所海外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和人文情怀,是廊坊师范学院的精神衣钵和血脉,也是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抱负。学校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师生在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高扬智慧的风帆,感受文化的洗礼,共同传达大学之道的人文回声!,在廊坊,凡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廊坊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在廊坊,凡有文化活动和文艺舞台的地方,就有廊坊师范学院的师生!,在廊坊,凡有重大活动及大街小巷,都有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奉献身影。,校门向社会打开、课堂向社会延伸,诠释了学校文化传播、文明辐射的行动与贡献,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荣获 “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毕业生挑起了廊坊教育的大梁,撑起了廊坊教育事业的这一片天。学校被当地誉为“廊坊基础教育人才的摇篮”!“廊坊师院现象”享誉京津走廊!,扬帆一路歌,奋进谱华章!,韶光依然好,时代荡!,廊坊师范学院这株汲取着丰富养分、沐浴着智慧之光的擎天巨树,正将手臂高高伸向辽远的苍穹,勾画着更加美好的蓝图。,那是为了实现再一次的飞跃,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踌躇满志和一往无前!,那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实现办人民满意大学的砥砺奋进与扬帆远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怀抱殷切的祝愿和梦想,师院人正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地托举起青葱校园更加美好绚烂的明天。

其他信息:

廊坊的二本学校有:廊坊师范学院、华北科技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防灾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燕京理工学院、河北东方学院。 廊坊师范学校 廊坊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城市--河北省廊坊市。 学校分廊坊、固安两个校区办学,占地近1800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5.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85亿元,馆藏文献约143.7万册,电子图书约123.7万册。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14个党政部门和7个教辅单位,形成了普通本(专)科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燕京理工学院 燕京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中国优秀独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学校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燕京理工学院,2015年成为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入选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工、管、艺、文、经、理、法、医、教育9个学科门类,59个本科专业以及29个专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累计为国家输送优秀毕业生4万余人。 华北科技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是应急管理部直属高校。学校前身是原国家煤炭工业部年投资兴建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2011年获得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学校形成了全日制本科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双学士学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并存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设有本科专业49个,涉及工、理、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现有河北省重点学科2个,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3个。

求厦门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化学系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无机化学部分:

1、《无机化学》,吉林大学宋天佑编,高教出版社;

2、《无机元素化学》,厦门大学刘新锦、朱亚先、高飞编,科学出版社。

分析化学部分:

1、《分析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彭崇慧、冯建章、张锡瑜、李克安、赵凤林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

3、《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

5、《分析化学》,R. Kellner等编著,李克安、金钦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有机化学部分: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3;

2、《有机合成》,黄培强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

3、《Organic Chemistry》(8th ed), T.W. Graham Solomons, Craig B. Fryhle.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4。

物理化学部分:

1、《物理化学》(第四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高教出版社;

2、《物理化学》,黄启巽、吴金添、魏光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

3、《物理化学》(第一版),韩德刚、高执棣、高盘良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

复试参考书目:

请直接向化学系咨询:0592—2182438

化工系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科目:

《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柴诚敬、张国亮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贾绍义、柴诚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物理化学科目:同化学系 。

生物化学科目:同生命科学学院。

复试参考书目:

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初试参考书目: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1、量子力学科目同物理系凝聚态物理系凝聚态物理;

2、材料力学科目同土木工程系力学;

3、物理化学科目同化学系物理化学;

4、《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材料学专业

1.《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基础化学科目有机化学部分:除化学系有机化学部分的参考书目外,另加:《有机化学》胡宏纹,高教出版社,第二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科目:

1.《高分子物理》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2.《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最新版。

3.《高分子物理学习指导》,董炎明,科学出版社,2005。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1、《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固体力学:

材料力学科目同土木工程系力学。

复试参考书目:

请直接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咨询:0592—2183904。

生物材料系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1、《生理学》第六版 姚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化教研室,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

3、《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二版,胡宏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生物化学》(第六版)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请直接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咨询:0592—2183904。

生命科学学院

初试参考书目:

《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动物生物学》(第三版)陈小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

《细胞生物学》(第二版)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许长法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生态学》李博主编,杨持 林鹏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复试参考书目:

不指定复试参考书目。

海洋与环境学院

海洋系

初试参考书目:

物理海洋学专业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物理基础: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物理》1、2册,程守洙、江之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物理学:同厦大物理与机电学院物理系“普通物理学”参考书目。

海洋化学专业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1、《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2、《物理化学》(第四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韩吟文,马振东主编,地质出版社

海洋生物学专业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生物学基础:

《普通动物学》(第三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与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相同

海洋地质专业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刘本培、蔡运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徐茂泉,工友飞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海洋沉积学》,王琦,朱而勤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年。

海岸带综合管理专业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海洋管理概论:《海洋管理概论》,管华诗、王曙光,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复试参考书目:

各专业均不指定复试参考书目。

环境科学中心

初试参考书目:

环境科学专业:

普通生物学:《现代生命科学概论》刘广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普通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陆国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分析化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彭崇慧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普通物理学:

《普通物理学》(一、二册),程守洙,江之永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学简明教程》,胡盘新, 汤毓骏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科学导论:《现代环境科学概论》卢昌义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蒋展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环境管理专业:

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理论):

1、《简明环境管理教程》,李善评,李玉江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2、《环境质量评价》,刘绮, 潘伟斌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推荐: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系列网络课程》(厦门大学),洪华生,张珞平主编,2002;

“环境评价”(://210.34.5.16/ea/)、“环境规划”(://210.34.5.16/ep/)和 “环境管理”(://210.34.5.16/em/)三门课程(联系人:董老师:dongjing@xmu.edu.cn. Tell:2185533)

复试参考书目:

各专业均不指定复试参考书目。

海洋技术与工程系

初试参考书目:

海洋物理专业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物理学:同厦大物理与机电学院物理系“普通物理学”参考书目。

声学基础与数字电路:《声学基础》许肖梅主编,科学出版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海洋生物技术专业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生物学基础:

《普通动物学》(第三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与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相同

复试参考书目:

不指定复试参考书目。

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

初试参考书目:

海洋管理概论

《海洋管理概论》,管华诗、王曙光,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理学和宪法学

1、《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宪法学原理》,朱福惠主编、郑琼现副主编,中信出版社,2005年;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

1、《政治学》,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公共管理学》(全国研究生推荐用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不指定复试参考书目。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1、《数据结构》:①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②许卓群,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1、《离散数学》:耿素云等,北京大学。

2、《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Willian Stallings,电子工业出版社。

3、《编译程序设计原理》:杜淑敏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子工程系

初试参考书目:

电子线路科目: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谢嘉奎主编,高等出版社,1999年;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教出版社,1998年;

光电子技术科目:《光电子技术》张永林、狄红卫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普通物理学(含力、热、电、光)科目:《大学物理学》(1-4册),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版。

复试参考书目:

物理电子学专业、光学工程专业:《光电子技术》张永林、狄红卫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电路与系统专业:《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作者:铖春华 郑步生著 ISBN:711113859,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第三版)》 作者:(美)尼曼,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01 , 译者:赵毅强 ISBN:712100863。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物理专业: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第1-8章, 谢处方、饶克谨教授主编;

或《光学原理》上册(第七版),第 1,2,3,7章,玻恩 沃尔夫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

自动化系

初试参考书目:

1、《自动控制原理》,孙亮等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严蔚敏、吴伟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

1、谭浩强编著,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2、工程硕士GCT-ME中数学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系统工程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1、谭浩强编著,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2、《概率论》任一工科本科使用的正式出版的教材。

通信工程系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编,高教出版社(第二版),2000年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谢嘉奎主编,高等出版社,1999年;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教出版社,1998年

复试参考书目: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通信原理》(第五版)第1、3、5、6、7、9章,樊昌信等编,国防工业出版社;《电子线路实验讲义》,厦门大学刘舜奎等;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第3、4、5、6、7章,程佩青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实验:1.精通MATLAB6.5版,北航出版社,张志涌,2003-3-1

2.C语言程序设计(turboC2.0或vc6.0),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2003-07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1、《C程序设计》,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耿国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工智能导论科目: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清华大学出版社,本科生用书

复试参考书目:

1、《C程序设计》,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耿国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4、《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清华大学出版社,本科生用书

软件学院

初试参考书目:

1、《C程序设计》,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耿国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无特定参考书。

医学院

初试参考书目:

药理学专业:1、《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药物化学专业:

1、《基础有机化学》,刑其毅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3;

2、《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化教研室,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药物化学》,郑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生理学专业:

1、《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微生物学专业:

同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专业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参考书目:

药理学专业:《药理学》,李端主编,殷明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化学专业:《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吴立军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生理学专业:《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微生物学专业:

《医学微生物学》,周正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面试加试实验操作)。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系

初试参考书目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考试参考书: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考试参考书:

《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建筑的生态图景》中国电力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同初试参考书目。

土木工程系

初试参考书目:

《结构力学教程》I、 П,龙驭球、包世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I,第四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复试参考书目:

结构工程及减灾防灾专业: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

东南大学、 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合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7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鄂华.钱稼茹.叶列平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9

《建筑结构抗震》窦立军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9

岩土工程专业:

1、土力学地基基础,陈希哲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岩石力学,张永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3、工程地质学,孔宪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4、地下工程,贺少辉,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

力学综合(1.理论力学与结构分析 或 2. 理论力学与弹性力学)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理论力学》(I, II, 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徐芝伦编.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龙驭球,包世华主编. 《结构力学教程》(I, II),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王铁成主编,《空气动力学实验技术》(修订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南洋研究院

初试参考书目:

国际关系专业:

1、国际政治科目:

①宋新宁、陈岳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国际关系史科目:

①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经济专业:参考书同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参考书目。

台湾研究院

初试参考书目: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参考书同政治系政治学理论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参考书同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区域经济学专业:参考书同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参考书。

复试参考书目: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专门史专业:

1、《台湾历史纲要》,陈孔立主编,九洲图书出版社,1995年版。

2、《台湾历史研究》,李祖基著,台海出版社,2006年版。

区域经济学专业:

《世界经济十论》,程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近两年有关台湾经济方面杂志。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1、黄重添、庄明萱、阙丰龄、徐学、朱双一合著《台湾新文学概观》,(台湾)稻禾出版社1992年3月版(原鹭江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书名同,分上、下册)。

2、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愿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重版。

教育研究院

初试参考书目:

普通教育学科目:

1.黄甫全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教育管理学科目:

1.孙绵涛著《教育行政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曲绍卫、韩延明著《学校管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

3.教育部人事司编《教育政策法规》,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

复试参考书目:

不设参考书目。

生物医学研究院

初试参考书目:

细胞生物学科目:同生命科学学院初试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科目:同生命科学学院初试参考书目。

复试参考书目:

不指定复试参考书目。

海外教育学院

初试参考书目:

同中文系。

复试参考书目:

不指定复试参考书目。

体育教学部

初试参考书目

《体育概论》 主编:杨文轩 杨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运动生理学》 主编:王步标 华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复试参考书目: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1、《运动训练学》 田麦久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

2、《学校体育学》 李 祥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年。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1、《学校体育学》 李 祥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年。

2、《武术概论》 温 力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年。